各单位、各部门:
为深入实施市校融合发展战略,支持驻济高校为济南市重点产业发展引育各类急需人才,提高市属企事业单位创新
能力,助推济南教育高质量发展,济南市教育局近期启动了2025年度市校融合发展战略工程项目有关工作。
现就校内申报工作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基本思路
坚持需求导向、协同联动、创新机制、共赢共享、动态优化的原则,通过项目的建设实施,在学校人才培养与济南产业适配度、毕业生留济就业率、科技成果本地转移转化占比等方面实现显著提升,切实为济南市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重点产业发展做出贡献。
二、支持重点
(一)重点支持情形
一是能够为济南市培养、引进各类急需紧缺人才的项目;二是能够提升市属院校办学水平、市属国有企业创新能力的项目;三是能够促进我市重点产业能级提升的项目;四是有资金配套的项目。
具体支持领域参照《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点任务需求清单(2025版)》《市属国有企业提出的“揭榜制”项目清单(2025
版)》(见附件1、附件2),学校可根据实际揭榜申报。
(二)不予支持情形
一是项目预期成果落地济南市以外的;二是单纯课题研究类;三是项目负责人有其他项目正处于济南市各项人才政策支持期内。
三、申报条件
凡符合“高校20条”(2025版)第一、二、三、十二条等由市教育局牵头执行条款要求的项目均可申报(详见附件5、附件6)。纳入2024 年度培育类的项目也需填报申报书。
四、申报要求
(一)各二级单位要高度重视,在本单位内部进行广泛宣传发动,提高知晓率。要围绕项目申报主题,加强论证和筛选把关,避免贪多求全。原则上,今年学校申报项目总数不超过前三期获批立项项目总和的1/2,即3项。建议各二级单位只申报1个项目;每名项目负责人只能牵头申报1个项目;项目参与人员只能参与1个项目申报。
(二)项目负责人作为项目申报的责任主体,要根据支持政策,科学、客观、负责地填报项目申报书和汇总表(附件3、附件4),并做出承诺,明确项目的绩效目标、预期成果,严禁虚报项目预算。绩效目标中须包含人才培养数量,毕业生留济就业率(即毕业生留济就业人数占就业总人数的比例)等关键指标,且保证留济就业率不低于40%。
(三)各二级单位须加强对申报工作的统筹协调和组织管理,对本单位所提交申报材料真实性、绩效指标科学性、项目预算合理性进行严格审核。确有需要申报1个以上项目的,须在申报汇总表中进行排序。
(四)为确保项目实施管理过程的公开、公正,项目申报、评审、公示等过程管理中,如有咨询事项请联系学校发展规划处向济南市教育局进行咨询,不接受教师个人申报和直接咨询。严禁有关项目组将前期已获市级支持的项目“更换马夹”后重复申报,严禁自行或委托合作单位“打招呼”“跑项目”,一经发现,取消申报资格。
五、报送时限
各二级单位须于2025年8月15日(星期五)前,将申报书及汇总表的电子版(word 格式及加盖公章扫描后的PDF格式)发送至电子邮箱:fzghc2011@163.com,以回复确定收到为准,逾期不予受理。
申报过程中如需协助请随时联系发展规划处,联系人:张萌,联系方式:13612224522(手机、微信同号)。
发展规划处
2025年7月31日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