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部门概况 >> 部门动态 >> 正文
部门动态

【合作发展】学校召开重点帮扶定陶区乡村振兴项目组推进会

2024-09-20  

919日,学校在长清校区设计学院会议室召开重点帮扶定陶区乡村振兴项目组推进会。发展规划处、艺术实践与创作处、研究生处、设计学院、舞蹈学院、城市艺术与创意学院相关负责同志,相关专业教师与部分菏泽(定陶)籍教师参加会议。会议由发展规划处负责人主持。

会上,发展规划处负责人就学校帮扶工作的进展情况进行了汇报。自省教育厅发布帮扶任务清单以来,我校对此项工作予以高度重视,并将其纳入学校整体工作规划之中。严格遵循上级部门的工作指导,结合定陶区的实际情况,成立了专门的项目组,制定了针对性的帮扶方案,并与学校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工作紧密结合,形成协同效应,确保帮扶工作取得实效。

朱长磊教授(菏泽牡丹区籍)指出,我校充分利用自身的艺术资源和人才优势,加强地方与院校之间的文化艺术联系。通过举办文艺演出、艺术展览、社会实践等活动,丰富定陶区的文化生活。同时,鼓励师生深入实地采风,创作出更多富有地方特色的优秀作品。

邵巍巍副教授提出,由我校发展规划处与设计学院共同开展“文化资源挖掘整理,为乡村振兴赋能铸魂”活动,聚焦定陶汉墓、陶朱公范蠡等历史文化资源,强化文物保护和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工作,将文化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使文化“软实力”成为定陶区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

研究生处于晓楠副教授谈了以定陶历史人物范蠡为原型创作舞台剧《大商名贾》的情况。该剧以范蠡的生平为线索,巧妙地融入了定陶的历史风貌、民俗风情和文化特色,通过生动的戏剧语言和舞台表现,塑造了一个立体、生动的历史人物形象。这一创意不仅丰富了定陶区的文化旅游产品体系,也为当地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与灵感。

舞蹈学院刘忠副教授(菏泽牡丹区籍)从挖掘定陶区经典历史人物形象的角度,对创作内容进行了深入分析。

设计学院董宇飞副教授(菏泽定陶区籍)对家乡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传播提出了建议,认为在学校、社区等场所可以开设非遗课程或工作坊,邀请定陶区非遗传承人进行授课和指导,让更多的人亲身体验非遗技艺的魅力。

城市艺术与创意学院黄凌梅副教授(菏泽定陶区籍)提到,非遗代表作定陶皮影,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表演形式,展现了浓厚的地方文化特色。可以通过举办非遗文化节、展览等活动,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非遗文化传播中来。

设计学院黄兆成副教授则从环艺设计专业的角度提出建设性意见,如将传统的非遗元素如泥塑、绳编等融入公共艺术装置、城市家具或景观小品中,使传统文化以新的面貌展现在市民和游客面前。

在讨论环节,相关部门负责同志、设计学院王静静副教授和回凤瑾(菏泽巨野县籍)、晁霞(菏泽牡丹区籍)等教师积极建言献策,为定陶区的艺术规划与发展路径提供了宝贵的专业见解与创新思路。

在帮扶定陶的工作中,学校充分发挥菏泽籍教师这一优势,将乡土情感转化为实际行动,通过艺术设计与文化传承的紧密结合,在帮扶工作中展现出独特的亮点,并助力其焕发新的生机。

(文字:王志军 王英杰 图片:周晓鑫 初审:张益铭 复审:王志军 终审:马磊


上一条:【合作发展】学校赴临沂开展校企合作、校友走访等工作
下一条:【合作发展】发展规划处组织召开山东省广告赛事筹备工作协调会议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