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部门概况 >> 部门动态 >> 正文
部门动态

【媒体聚焦】(学习强国)山东艺术学院:建构黄河主题性美术研究与创作的山艺模式

2025-09-15  

山东艺术学院整合教学、创作和研究力量,深入调研黄河流域文化生活,聚焦黄河主题性美术研究,扎实开展黄河主题写生创作,主动投身地方文化建设,积极探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美术实践,开创了黄河主题性美术“研创协同”的山艺模式,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和良好的社会效益。

风景与主题:建构黄河主题性美术创作的新传统

山东艺术学院高度重视黄河主题性美术创作,以风景画和历史画为主线索,善于以风景表达主题,将历史融入风景,重视写生和写实,凸显地域人文和历史,形成了独特的创作风貌。一是重视黄河沿岸的文化考察和写生活动。早在1959年山东艺专创建之初,师生就深入黄河位山水库建设一线体验生活,创作大型国画《举世奇创》;后来在中国美术馆举办《腰斩黄河》大型展览,引发广泛关注和好评。二是围绕国家美术事业开展黄河主题性美术创作。油画《黄昏中的黄河三角洲》开启了黄河生态主题油画创作的新篇章,《黄河三角洲湿地》以写实视角描绘黄河入海口的现实景观;由101幅画面构成的高2米、长161.6米的《黄河》,开创了前无古人的黄河全景风景画;油画《黄河入海口湿地》入选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国文联主办的“筑梦——我们的新时代美术摄影作品展”,以浪漫主义手法表现黄河景观,显示出山艺黄河题材创作的时代价值和精神力量。三是将山东本土文化和革命历史融入到黄河主题性美术创作。入选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的油画《孙中山视察黄河大桥》,将黄河融入到中国近现代民族历史叙事之中;《刘邓大军强渡黄河》,开始切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主题革命历史叙事。

展示与传播:开创黄河主题美育的新局面

山东艺术学院在开展黄河主题性美术创作和研究过程中,重视利用黄河主题性美术创作开展社会美育,通过写生、创作、展览将美术教育融入地方文化建设,从而实现黄河主题性美术的社会文化价值。一是组织师生深入黄河滩区开展美术考察和创作,表现滩区脱贫迁建工程成就,描绘滩区党员、建设者和群众精神风貌,创作作品100余件,在山东省文化馆展出,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大众日报、山东教育电视台等全国各大报刊网站跟进采访报道,引发社会强烈反响。二是14件作品参加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国文联主办的“筑梦——我们的新时代美术摄影作品展”,数量居全国高校及各大创作群体首位。三是山艺美术家赴菏泽参加“共同讲好黄河故事”研讨会,开展实地采风、创作和展览,并捐赠油画作品《黄河之水天上来》,将山艺黄河主题美术创作的美育活动推向了高潮。通过这些具有重大社会价值的展示与传播活动,山艺的黄河主题性美术创作和研究已经形成了清晰的思路和脉络,并逐步展示出强大的社会美育价值。

图像叙事:抒写黄河主题性美术研究的新篇章

山东艺术学院调动学术研究力量,探究黄河文化与齐鲁文化的内在联系,逐步将“黄河”主题纳入学术研究轨道。最具代表性的成果是学校参与编著的山东省委宣传部“黄河大系”大型文化丛书“绘画卷”。其中古代卷呈现的是中国古代黄河流域政治、经济、文化的图像志;现当代卷则描述了20世纪以来日益成为中国现当代美术叙事核心主题的黄河绘画。两部著作共同构成了黄河文化图像叙事的完整篇章。中国画家笔下的黄河,既关注黄河的自然景观,也关注黄河流域人民的生活和历史。《黄河大系绘画卷·现当代卷》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阐释现当代中国美术史中的黄河图像,建构了“中国现当代美术中的黄河叙事”和“沿黄九省黄河文化和图像表现”,中国现当代黄河绘画创作自觉而新颖,风格样式丰富而多元,尤其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美术家,将黄河主题创作融入到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叙事中,取得了辉煌成就。该著作以一种视野宏阔、体系完备的方式介入黄河主题性美术研究,奠定了山艺在黄河美术研究中的重要地位,也为山艺美术创作和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路径。

供稿:美术学院 初审:张萌 复审:王志军 终审:马磊)


上一条:【信息参考】《高教时事月报》04期(2025年9月)
下一条:【党建引领】发展规划处党支部举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主题党日

关闭